国家、地方动作频频,医械创新的黄金时代来临。
01
国家卫健委释放多项信号
利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
12月6日,国家卫健委就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,覆盖医疗装备企业科技创新、进院渠道畅通、医工融合、基层诊疗赋能等多处内容。
图源:健康中国
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司长刘登峰在会上提到,去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围绕健全项目管理、优化资源布局、营造政策环境等10个方面,出台了50条促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。
其中包括,在促进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发展方面,出台了相关政策,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渠道;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、政策和项目支持,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伴随国家层面对医疗创新的重视程度加上,医疗装备领域自主创新发展已迎来提速。
会上,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介绍了联影医疗在医疗设备创新方面的努力。联影今年前三季度研发的投入就占营收的将近1/4。现在已经有超过3万台CT、磁共振、分子影像(PET/CT等)等软硬件系统,服务于全球近80个国家14000多个医疗机构。
同时,医工结合的成果也在加速企业端的商业转化,并推动医疗设备国产替代。据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,国产ECMO主机已经获批上市,在全国5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。张强表示,产学研医多方创新协同,能够让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,共同打造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,这也是医疗科技创新的关键。
除了高端使用场景的突破外,医疗装备创新还在直接赋能基层诊疗服务能力,与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目标形成呼应。
张强表示,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备全流程,让医疗装备更加智能,基层医生更加容易操作,医院就可以开展更多常规化、标准化的诊疗服务。
11月27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检查结果互认推进三大目标时间点。
据张强介绍,通过搭建信息化体系平台,以医疗信息化、智能化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。可以有效促进医学影像诊断资源的共享和下沉,实现基层检查、上级诊断、结果共享,提升影像诊疗同质化,推动检查结果互认。
聚焦医疗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,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了药品准入的原则,即满足临床需求,体现学科发展,有重大突破的原研药、通过国家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、罕见病用药、儿童用药、国家基本药物优先考虑。
02
激励政策密集发布
全链条支持创新医械
由于投资大、周期长、技术门槛高,创新医械的发展离不开官方的多链条支持。
在国家号召下,近期多地发布创新医疗器械支持政策。例如上海提出,对进入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,按照规定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;以上产品首次取得注册证并落地生产的,按照规定再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40%,最高800万元支持。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金额最高3000万元。
此外,审批难问题也在加速破除。9月10日,国新办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围绕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耗材收费准入的意见提出: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,开通绿色通道,加快审核。
据药智医械统计,2023年进入器械创新审批通道的的数量比2022年增长了35%。自2019年以来,每年进入器械创新审批通道的产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。
支付端的倾斜也逐步明确,为创新医械的商业转化提供保障。今年7月,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.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》。其中明确,对因新药耗新技术使用不适合按DRG/DIP标准支付的病例,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,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%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%以内。
地方上,海南将全省定点医疗机构所采购的创新药械纳入直接结算范畴;北京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及相关技术服务纳入CHS-DRG付费除外支付范围;浙江推出创新医药技术的激励措施,按本年度DRG清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激励总额。
在国家到地方的全链条支持下,国内医疗创新的环境已发生转变,从高端设备突破到基层诊疗赋能,创新对医械领域的重要性仍在持续加码。
附:
来源:赛柏蓝器械